学术为本,咨政育人,服务社会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社会责任
2002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前一年,我们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同时,受学校委托开始了两校合作办学培养博士生长达数年的谈判。谈判过程波澜起伏,核心是学位授予和教学安排问题。实践中遇到问题,坚定了双方加强合作研究的信念,几年间往来频繁,硕果累累。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夕,酝酿已久的“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国际司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应运而生。2013年初,由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落户厦门大学的行政要求,中心经批准更名。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教育部和厦门大学的强力支持和直接指导,给了我们进步的动力;同时,我们深感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社会责任重大。我们提出并始终坚持“学术为本、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办中心宗旨,把这一宗旨落实到中心每一位成员身上,丝毫不敢懈怠。
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之一。我们真诚希望,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起,围绕中外合作办学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以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引领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担当起服务国家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社会责任。
林金辉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感谢·拜托·信心
---在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成立
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林金辉
2010年4月13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我要表达3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感谢。
对出席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研究中心筹备过程中许多领导以及同行给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中心的成立,得到了教育部国际司等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国际司张秀琴司长发来贺信,肯定了厦门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为国家提供优质的政策咨询服务成绩卓著,并要求继续深化与香港大学的合作研究,产生更多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成果,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国际司徐永吉副司长一行专程莅临厦门大学出席研究中心的成立典礼;刚才徐司长、巩主任等领导给我们做了重要的讲话,对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会把这些期望和要求落实在研究中心的工作中去。
第二层意思是:拜托。
研究中心刚刚成立,还是一颗幼苗。她的成长需要各方的扶持和呵护。我们面临的研究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拜托一切关心研究中心的人们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最热情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同时,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批评意见。
第三层意思是:信心。
我的助手在给媒体提供材料的时候,我给了她20个字,这就是:依托有力,基础雄厚,目标明确,领导重视,机制灵活。有了这20个字,我们对办好中心信心百倍。
研究中心挂靠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依托教育研究院与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学科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我们与香港大学的合作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包括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合作出版研究成果、联合举办国际会议、人员互访和合作研究等等。我们还承担了10多项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省部级重点课题、世界银行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课题,培养了不少中外合作办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我们必须以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和改革开放事业服务。走出去,把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推向世界,已经写进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发展战略。深化与香港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合作研究,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之一。
我们认为,研究中心只有主动融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规划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帮忙不添乱,才能有所作为。为此,我们提出了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这就是: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瞄准世界教育研究的前沿,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成果,为中外合作办学继续提供优质的政策咨询服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有了目标,有了领导的支持,我想,剩下的就是以什么样的机制运行的问题了。我们已经得到厦门大学和教育研究院的同意,中心将采取灵活、开放、国际化的运行机制。热忱地欢迎一切有志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人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