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今天时间出错……
下载专区
信息服务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数据库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据库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据库
跨境教育研究数据库
八届年会主题报告: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如何应对?
来源: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时间: 2017-12-04

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如何应对?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高教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理事长  

林金辉


大会主席林金辉教授在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

  

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会场

  编者按  

  

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于2017115-7日在福州隆重举行。本届年会同时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理事长林金辉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致闭幕词。

林金辉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的主题报告。本公众号题目系编者所加。林金辉指出,在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呈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既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爬坡过坎的改革攻坚期。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可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还要着力于师资攻坚和机制攻坚,牵住中外合作办学的牛鼻子,建立成功经验共享机制,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刊、CSSCI期刊《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12期开辟“中外合作办学”专栏,全文发表了林金辉理事长的主题报告,并在封二图文并茂隆重宣传了本届年会。

经授权,本微信公众号全文发布林金辉理事长的主题报告。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在新时代,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如何?理论工作者必须对此做出基本判断。对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的研判,是对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新的发展特点的理论认识和规律性把握,对于政府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于高等学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对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都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收紧”的说法是政策误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先后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中调整阶段、质量提升阶段,当前进入了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发展新阶段。正如不久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教育部“新闻吹风会”上对外宣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阶段…….”。2016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强调中外合作办学要提质增效。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流传了一种说法: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收紧”了。这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新政策的误读。

(一)政策误读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和质量、效益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数量不发展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规模扩大是发展,质量提升也是发展,我们要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统筹处理好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进一步把精力聚焦到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上来。”201511月,在温州肯恩大学举办的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质量、效益”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笔者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基本关系的理论框架,那就是:适度规模是基础,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发挥影响力;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创新质量成为关键;效益是目标,直接决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收紧”的传言是对政策的误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17月,教育部党组务虚会提出,将全面实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评估。有的媒体迅速做出反应,报道说教育部要对中外合作办学“动刀子”了;前几年,教育部公布了停办的252个本科以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有的媒体随即报道说,教育部又要对中外合作办学“动刀子”了。殊不知,当时只是把停办的项目向社会公布而已。

(二)政策困惑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要“收紧”的传言,导致了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的困惑。调研发现,在国外的一些院校或中介机构在传播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要“收紧了”、“中国政府要清理合作办学了”等信息。这些现象导致了一些原来做好规划要与中方高校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处于观望和困惑的状态,他们获得的政策信息要么不完整,要么被歪曲;在国内,这种政策困惑也不同程度存在。中外合作办学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答相关的政策困惑,给办学者明确的政策信号和办学的信心。

(三)政策疲软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要“收紧”的传言,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高校的“政策疲软”。总体上,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许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存在某种模糊性,显得无所适从;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督查力度有所减弱。调研显示,个别地方放缓出台政策的速度,处于观望的状态。因此,在强化地方政府以及高等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也存在另一种盲目性,值得我们重视。

二、新时代带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机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的特点、新的问题和新的趋势。研判中外合作办学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表现形式;必须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主线,纠正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误读。

新时代带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机遇;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以从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对这一理论判断加以说明。

(一)时代依据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做出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有两个依据。第一个依据是中外合作办学支持“一带一路”建设。20175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教育合作,提升合作办学水平。20167月,教育部牵头制定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倡议沿线国家之间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第二个依据是中外合作办学支持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若干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八大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各种层次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在拓展;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2017929日,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联合声明提出,中美双方一致认为,鼓励两国学生到对方国家留学,推动两国教育机构和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可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推动中美人文交流。为中美学生、学者和教育机构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将为两国发展更紧密的双边关系夯实基础。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中,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教育活动起了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二)理论依据

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论根据是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向着“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方向发展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光明前景。中外合作办学规律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笔者于20105月应邀在河南省教育厅、亚太大学联合会(AUAP)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一届AUAP学习与分享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第一次提出中外合作办学有两条基本规律,并对这两条基本规律进行了表述。中外合作办学第一条基本规律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第二条基本规律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第一条基本规律必须通过第二条基本规律实现。2010827日,笔者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理论文章,进一步对中外合作办学两条基本规律作了阐述。目前,这两条基本规律得到了中外合作办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赞同与认可。

(三)事实依据

截至201710月,全国经行政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共计2572个,涉及34个国家、1746所高校(其中中方高校785所,外方高校961所),遍布全国28个省份;覆盖了各个教学层次和类型,涉及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以及人文社科类共12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

2016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1年多来,全国新增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6个,占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6%;新增具有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不含更名的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占全国具有法人资格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数的25%;新增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3个,占全国不具有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数的25%。如表1、表2、表3

  

数据表明,一年多来,中外合作办学审批常态化政策没有变;新增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省联批机制试点省份1个(河南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受理数和审批数之比,不降反升。综观中外合作办学发展30多年,近一年多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效益,都达到了新的发展水平。

三、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要“啃两个硬骨头”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中外合作办学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爬坡过坎的改革攻坚期。

加强党建工作,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法律保障。加强党的建设,修订法规规章,都与师资建设、机制建设密切相关。师资和机制问题带有全局性,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师资发展不平衡,机制建设不充分,是中外合作办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师资和机制问题又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难点问题,是两个“难啃的硬骨头”。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要认清主要矛盾,进行“师资攻坚”和“机制攻坚”,啃下这两个“硬骨头”。

(一)师资攻坚:牵住中外合作办学的“牛鼻子”

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完善治理是提质增效的“关键”,而加强课程、教学与师资建设,则是提质增效的“核心”。实践证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高,最主要的是依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而如果对师资质量重视不够,就会偏离人才培养的本源,导致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失去最基本的依托。当前,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有三:社会关注多,美誉度不够;学校办学意向多,规划设计不够;办学单位被动应付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而这三方面问题的焦点都在师资,尤其是外方教师;看教师水平的高低,比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更加直接和直观;办学意向多,敲锣打鼓,谈成的比例不高,原因多在外方教师引进等方面存在问题;新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能否得到批准,师资安排是关键因素之一;评估不合格或有条件合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大多在师资引进方面存在问题。

2016721日,《人民日报》用近半版篇幅发布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的国内第一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报告——《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报告(2010-2015)》。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师资水平有所提升,师资建设富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全国范围的师资发展仍不平衡;一些办学机构、项目师资建设不符合法规政策的规定;一些办学者由于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压缩师资引进和培养成本,引进师资数量和质量存在“短斤缺两”;一些外方合作院校师资安排“捉襟见肘”,“飞行教学”所占比例屡破“红线”;降低门槛,临时招聘,“滥竽充数”现象时有发生。在几轮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中,全国共有1000多个机构项目参加;评估结果不合格或在评估时自动申请退出的共计有100多个,约占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的10%。评估发现:师资问题、尤其是外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二)机制攻坚:成功经验共享机制建设,“再难也要做”

1.成功经验共享机制的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校内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二是对一个地区乃至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示范引领;三是对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辐射;四是依托中外合作办学好的国际合作机制和鲜活经验,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国际规则的制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把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共享。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成功经验共享机制”。

2.难在哪里

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很难,是个“硬骨头”。难在哪里?难在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不是用某一套评价指标能评出来的。我很赞同这样的“声音”,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是评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成功案例取决于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高质量的,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机构项目的好坏,人们心目中自有一个总体的、模糊的但又是相当准确的评价标准。

3.啃下这个“硬骨头”,再难也要做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要“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必须示范引领。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辐射作用,深化对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用。”其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好的经验不少,但示范性不足;地方政府支持中外合作办学好的经验不少,但示范性不足。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中外合作办学者在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挖掘、打磨、提炼,使其带有规律性,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意义。


[关闭]
相关链接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电话:86-592-2521599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制作维护;版权所有:厦门大学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 , Xiamen University